|
|
新闻资讯 |
微量注射泵使用中的问题与护理对策
|
微量注射泵使用中的问题与护理对策包括 1.药物外渗:在推注过程中如发生药物外渗,微量注射泵的报警系统不会反映,如果不及时采取积极正确的措施,将会发生严重的后果。 2.静脉炎和静脉硬化:微量注射泵给药时一般均进行留置针穿刺,并且药物浓度相对较高,发生静脉炎和静脉硬化的危险性也较高。 3.静脉回血与速度过慢、延伸管过长或折叠扭曲、双通道同时注射等因素有关。 4.针头堵塞:由于延长管有一定弹性,容量大,针头堵塞后,微量注射泵仍继续输送药液,但药液并未进入血管,而积聚在延长管内,当延长管压力增加到一定限度时,微量注射泵才报警,这对危重患者是不利的。 5.微量注射泵速率调节错误:由于操作者不熟悉速度设置键,或更换药物后未及时更改速度,或在个别情况下速度设置被他人无意中误触而改变了速度,使药物进入体内过多或不足,导致不良后果。 6.微量注射泵故障常:为速度不准确,蓄电池耗光,另外与保养不当,不注意微量注射泵的清洁,特别是高黏度药液黏附在推进器和导轨摩擦处,影响速度的准确性。 7.临床中从静脉留置针肝素帽处插入2~3个通道,使患者免受再次静脉穿刺痛苦的这种现象十分普遍,但是,生长抑素不可以和别的药物配伍使用,会降低疗效。 8.静脉留置针保留时间过长,由于急性胰腺炎治疗病程长,所以在微量注射泵使用过程中,留置静脉针的留置时间过长,超过7天而引起静脉炎。 护理对策: 1.加强巡视观察:严密观察用药的局部反应,有无回血、外渗,尤其从中心静脉输入时,密切观察局部皮肤颜色、有无回血肿胀一旦发现药物外渗,应立即停止推注,重新选择静脉,并做好局部处理。 2.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使用方法及治疗目的、注意事项,防止自行调节。考试大(www.Examda。com) 3.使用微量注射泵前,先选择好血管,一般选择血管较粗直,易固定并便于观察的上肢部位进行静脉穿刺,静脉回流缓慢和半坐卧位决定了下肢输液时静脉炎多,因为输液时,液体和药液滞留于下肢静脉的时间比滞留于上肢静脉的时间长,另外,免疫力低下是发生静脉炎的一个重要因素,因为免疫力显著降低,对穿刺所造成的静脉壁创伤的修复能力和对机械性刺激(留置导管所造成的),化学性刺激(药液及液体引起的)及细菌所致局部炎症的抗炎能力也随之降低,在使用外周静脉留置针时较易发生静脉炎,尽量避免在下肢穿刺输液。微量注射泵输液为专用通道,尽量不与其他药物共用一条静脉。一般留置针在5d即要更换,避免长期输液造成静脉炎和穿刺局部炎症。 4.用微量注射泵注射药物时,应密切观察用药效果及反应。如无明显原因而出现血压、心率较大变化时,应将微量注射泵延长管部分与头皮针接头处脱开,观察血管是否通畅。 5.加强工作责任心,操作规范化,要熟悉微量注射泵性能,正确掌握使用方法和各键的设置,了解注意事项,并对常见的问题有高度的认识。及时清洗泵表面污物、残液,防止腐蚀机器,用后由专人保管。 |
其他资讯:
郑重声明:
1、本站文章均从网络搜集转载,并不代表本站观点,本站也无法对其真实性进行负责、考证。
2、如转载内容牵涉到作品版权问题,并非出于本站故意!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加以更正。
|
|